泡大剂是什么
1、膨大剂名为氯吡苯脲,别名为KT30或者CPPU,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 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俗称“膨果龙”,也叫“膨大素”。
2、膨大剂,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俗称“膨果龙”,也叫“膨大素”,化学名称叫细胞激动素,属于植物激素类化学物质。常见膨大剂有氯吡脲,属苯脲类物质,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由瑞士Sandoz公司最早研发,由东京大学药学部的首藤教授等发明,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研究开发CPPU,但CPPU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时,出现了畸形果、果品贮藏期变短等问题。1980年,在日本植物调节剂研究协会批准下,以KT30的名称,协和发酵开始了日本全国范围内的效果试验。
酵母,溴粉,苏打,泡打粉分别是什么,分别有哪些作用?
酵母(jiào mǔ)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用来发酵的,比如发面
溴粉是一种白色粉状结晶,有氨溴,对热不稳定,固体在58度,有吸湿性,易溶水,不溶于乙醇,比重为1.537.水溶液在70度分解出NH3和CO2溶液中呈碱性,PH值 7.8.在面团中能产生松软,降筋。增白的作用,多用于油条,士干包(饼),福肉饼,萨骑马,鸡蛋馓等。
无水碳酸钠Na2CO3又名纯碱,别名碱、碱面、苏打、十水碳酸钠、苏打结晶、含水苏打、洗涤苏打、洗涤碱钠、碱晶、晶碱。用作食品工作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还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以及用于纤维、橡胶工业等。同时用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以及用于农业浸种等。
泡打粉是一种食用型添加剂,它是由苏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的白色粉末。
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和发酵粉,主要用作面制食品的快速疏松剂。有些分香甜型和食用型泡打粉,是一种快速发酵剂,主要用于粮食制品之快速发酵。在制作蛋糕、发糕、包子、馒头、酥饼、面包等食品。
原创文章,作者:小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ojiax.com/ish/1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