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北京而言,如果个人每个月只能挣4000元左右,那么基本上来说是不够吃喝的,更不要提住房了当然,如果单位提供住宿的话另说。
有一位同事去北京说出了他对北京的联系他。是陪父亲去北京看病的,因为病房不允许多留人,所以他就独自一人去外面租房,所居住的是一个仓库改造的居民楼对外出租,整件楼里最便宜的是300元每天,对面就是仓库的库房。在外吃早餐,一根油条加一杯豆浆,就需要18元,这18元在我们这小城市里那就可以说是一天的伙食费。在北京,仅仅是一段并不丰盛的早餐。
你说如果在北京每个月4000元的话,吃饭加住房压根儿是不够的。如果。个人想找每月4000元左右的,也就是电子厂等进行劳动力消耗了。
子亦观点:水平高低要看比较的参照物是什么,而且不同纬度的比较结果也会有差异。
1、不同人生阶段。
比如:25岁刚毕业的大学生,与60多岁退休再就业相比较,从什么纬度来判断水平高低呢?
大学生的追求是在未来,不管现在待遇高出月薪3000元多少,都不代表他是优秀的、水平高的。同样道理,60多岁月薪10000元,也不代表比年轻人月薪3000元就好到哪里去。
2、不同生活处境。
比如:北京人家里有房有车月薪2000元,与你这管吃住月薪3000元比较,难道北京人就水平低了?
薪资待遇和工作制没有全面性,月薪3000元即使高出北京人一截,但住集体宿舍,吃大食堂,这跟守家带地、孩子老婆热炕头也比不了。
3、不同职业发展前景。
比如:工地搬砖管吃住月薪6000元,与世界500强实习生月薪5000元比较,即使实习生没有吃住保障,你能说他的水平不够吗?
职业发展是个长期过程,不能盯着眼前境况来论高低成败,持续稳定向上发展才是赢家。
4、不同价值追求。
比如:不知名歌手为了追求艺术在地铁通道挣个三五千块钱,与日进斗金的批发市场菜老板比较,谁有更有水平呢?
价值观和追求理想的区别,导致从收入和待遇条件到城市规模,都不具备可比性。
5、只单纯攀比找心理平衡是没有意义的,最主要是做好自己。
人就怕比来比去,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比你水平高的偏地都是,比你混的惨的也一抓一大把。你比别人优秀了感觉飘飘然,比别人差了是不是就郁郁寡欢?
水平比较要横向、相近环境下综合分析,要通过比较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不断补足短板提高职场竞争力,这才是相互比较的积极意义。
我是子亦,专注职场领域经验分享。欢迎讨论、点赞和关注,谢谢!
原创文章,作者:小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ojiax.com/ish/2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