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心学思想的大成,也是核心。知易,而行难。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传习录》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关于“知行合一”,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当时读到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凡人多是空励志,以至说多做少,最终落空。
说起“知行合一”,不得不提“四句教”。王阳明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曰”四句教”。对于“四句教”我的理解:四句话要一起来读,如果单独读一句,就片面了,不能真正理解阳明先生的意图。四句教是心学大成之言,跟“知行合一”一样,都是阳明先生的重要思想,有的人片面的只读第一句,怎么能理解四句教的精髓呢? “四句教”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阳明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让我们再来解读“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恶。所以做圣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寻找,只要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呢?其实,正因为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才说它无善无恶。比如:法律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那么法律本身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呢?我们当然不能说法律是非法的,可我们好像也不能说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体也是如此,我们既不能说它是善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只能说它无善无恶。
关于“四句教”的思想,我认为自古以来,理解的便理解了,能掌握王阳明先生思想的精髓,为已所用,便能了解知行合一。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包括片面或批评之流,只是发表自己看法罢了。
要了解“知行合一”,还是要读先生的《传习录》。《传习录》是王阳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中国传统国学经典。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心学”发展和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知行合一”是王阳明著作中重要的思想,都是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要想彻底了解,还是要通读此书。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何时,是否理解,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先生的思想会一直指引着我们,知行合一,需知,也需行。理解了,便能指引我们自省、慎独、求知、前行。
我是大志读书,致力于原创问答。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王阳明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位圣人,其发扬的陆王心学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晚年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其思想精髓,有着巨大研究价值。除此之外,人们日常生活中津津乐道的“知行合一”实则也为阳明先生首创,那么,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总体性理解
“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中学说可以说较为笼统的概括了阳明的心学成就,“知行合一”是考察阳明道德哲学的关键所在。他是在提出“心即是理”的前提之下,继承了孟子的人性本善的理念,最终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我们对其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以及常识意义,而是要从哲学层面对其进行深度的剖析,要以阳明思想中的善恶动机作为理论出发点去解构阳明的知行观。
二、真知必能行
古人有二十四孝,在现在看来可能是愚孝,但是可见这种孝的美德,孝的观念深深的刻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但是,在古代,也有不孝的例子,有人问阳明,不孝子明知不孝为不孝,为何还要不孝?他们并未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回答是: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不行只是未知。
在这里,阳明做出了具体的解释,他认为,我们仅有道德理论层面的知并非真知,我们所掌握的真知应该是包含着实践层面的真知,不把认识付诸于实践的认知绝非真知。我们有善的真知是一定会和善的行为相联系的,也就是必须要进行道德实践。
三、知行无分先后
很多人见到知行合一之后一定会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是知先行后还是行先知后,但是在阳明看来,知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个体心理动机与个体行为的结合,通过诚意的准则达到提高道德主体的目地。
在阳明的理论中,道德主体也就是人是不会过度在意知行的关系,因为在谈知的时候,包含了实行的存在,而在谈论行的时候则包括了知的动机。所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包含了阳明的高度智慧。
总
知行合一的起点是人人都有良知,知行二者不相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对于我们今天道德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将知行合一作为我们的道德准则有着合理性以及必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小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ojiax.com/ish/2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