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是距今三百年前,英国人丹尼尔.笛福的小说。一本人物和经历都简单的书,成为世界名著至今脍炙人口,有什么魔法吸引读者呢?没有女主角的荒岛,诱惑在哪里?
它是一本28年荒岛生存手记,真实而亲切。而且鲁滨逊所为,都基于生存从把钉子制成针缝皮衣,到砍倒一棵大树制成船,却无法推到岸边,(这隐喻理想太宏伟,现实无力承担)到种植,养羊一点一点的成就满足感,让人欲罢不能。今天的人们津津有味的看贝爷历险,乐此不疲地玩荒岛求生游戏,同许多年前的少年废寝忘食地看《鲁滨逊漂流记》,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从心理学来分析,其实更能够理解。冒险,逃离,生存,陌生,奴隶,国王,救赎,从绝望到希望,对文明的恐惧和逃离,远离人际的复杂关系和喧嚣,自我成就的心路历程。作者笛福喜欢冒险,虽然它取材于苏格兰人塞尔柯克,荒岛独自生活了两年多的真事,但无疑笛福加上了自己青年时代游历,经商的见闻和生活经验和想象。
出身小商人之家的笛福,曾做过牧师,但他并不适合请教徒的生活。后来转为经商失败,32岁时负债累累,还要养活6个孩子和妻子,因为抨击国王和政客曾经多次入狱,转而写小说。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现状,反对复辟,野心勃勃要占有世界。59岁时,笛福仍未成功,在书中化身鲁滨逊,现实中无力的反抗者成为强者生存,从真实的一无所有,到幻想中拥土地和财产的喜悦。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书中鲁滨逊的一句话。笛福用鲁滨逊的经历,告诉世人若具有无畏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这一切都是我的”如果有可能,他要传给他的子孙。在有了”星期五”和西班牙人后,鲁滨逊觉得自己像个国王,充满了喜悦。普通人超越平凡,冒险的好奇心加上成功的渴望,使得读者非常感兴趣。它不仅是本男人的书,因为所有年纪读者,都有化身为剑客侠士或海盗英雄的梦,版本不同罢了。
一花一世界,元元与你共品百味人生。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的是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了风暴,流落荒岛,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的坚持,他终于返回了故乡。
这本书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就是鲁滨逊在荒岛上从一无所有,到最后可以自给自足的奋斗过程。作者用细腻的描述,把鲁滨逊的生活立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看着他用沉船桅杆做木筏,看着他一次一次去船上拿可以用的东西,看着他在小岛定居,看着他一点一点建造自己的“王国”……这一切,都仿佛我们在跟随他一起经历。这种身临其境的立体感比单纯的文字更有感染力。
这本书的人物非常简单,就是一个鲁滨逊,后来又加了一个星期五;主题更是一目了然,就是他们在荒岛生存的故事。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却有一种魔力,让人一旦开始读就没办法停下来。或许是文字的紧凑,一环扣一环,让人欲罢不能;或许是文字轻松简洁,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读了大半,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没有晦涩感和压迫感;或许就是那种共情感和代入感,让人觉得自己就在鲁滨逊旁边,看着他在做事情,而不是单纯在读书。
孩子爱读这本书,因为很通俗易懂,而且生动好玩,又满足了探险冒险的想法;有趣的是,大人读也不会有无聊的感觉,没有一般儿童读物的“低龄感”。经典的意义就是,不论经历多少岁月,不论对什么样的读者,大家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力量,并且得到精神的鼓舞。
原创文章,作者:小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ojiax.com/zhishi/2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