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误会了颜回
实际上孔子是表扬颜回,孔子和颜回谈一整天,颜回一点都没有反对孔子意思,看起来有点笨,但是当颜回离开孔子单独去生活时,却能自律自省,不仅懂孔子的意思还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把孔子所教的东西进一步发扬光大,颜回其实不愚。孔子教学生重在通而不是专,颜回就是典型,能举一反三,中国人把善的最高境界比做水,所谓上善若水,水的特质之一就是柔,对人而言就是要谦虚,把智慧的最高境界比作若愚,也就是大智若愚,孔子表扬了颜回既有智者风范又谦虚懂礼貌,无怪乎颜回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
孔子误会了颜回读后感?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告诉我们,情况是复杂的,即使有些问题是你亲眼所见,也还是要问,不问就不知其中的缘由
孔子“逆境识颜回”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孔子“逆境识颜回”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原文如下: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cuàn)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zèng)中而食之。少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tái)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意思是孔子被困与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某个地方,已经七天没吃过米饭了。孔子白天睡觉,颜回就去讨米,讨回后就开始煮饭。快熟了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在“偷吃”。孔子装作没看见。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就端着饭,拜见孔子,请孔子吃饭。孔子站起来说:“今天我梦见先人,我先吃完了,才给先人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把饭扔掉又不好,我就(把脏了的饭)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本应该相信所见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是可信;应该相信内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要记住,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启发:1.眼睛所见的东西不一定是全部的真相 ,不能只从表面和表象来看待一个人或者一件事 2.要了解一个人是不容易的。
原创文章,作者:小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ojiax.com/zhishi/23162.html